使用photoshop這個軟件挺久了,最近才發(fā)現(xiàn)原來有一個自己遺漏的小技巧。
使用ps切圖時,我之前是使用切片工具做出來的。但是這樣會有偶爾出現(xiàn)白邊的情況。而我最近發(fā)現(xiàn)的使用方法,可以快速摳出無白邊的圖片。真正做到又快又好。
先說說老方法。
舉個例子:我要摳出圖1中的紅色區(qū)域的小圖標。

圖1
操作步驟:
1.選擇(ps的左上角第一個)移動工具,在文件(F)下方的工具條內(nèi)勾選自動選擇中的圖層(如圖2)

圖2
- 隱藏背景圖層(圖3)。

圖3
- 選擇切片工具(圖4)。

圖4
- 使用快捷鍵ctrl+shift+alt+s存儲為web格式。
- 最后一步,保存為png格式。
新方法:(也是切出這個圖標)
操作步驟:
1.選擇(ps的左上角第一個)移動工具,在文件(F)下方的工具條內(nèi)勾選自動選擇中的圖層(如圖2)
- 鼠標點擊你要摳出的區(qū)域,右下角會自動選擇你點擊的圖層,使用小眼睛查看是否是你想要的圖片(如圖5)

圖5
- 選中圖層,鼠標右鍵單擊圖層,選擇轉(zhuǎn)換為智能對象(圖6)。

圖6
- 選中圖層,鼠標右鍵單擊圖層,選擇編輯內(nèi)容(如圖7)。

圖7
- 此時,會彈出此選擇框,點擊確定按鈕【請仔細看清它的提示,防止你不知道圖片最后存放的位置】(圖8)

圖8
提示語為:編輯內(nèi)容后,選取“文件”>“存儲”確認更改。在返回“xxx.psd”時將會反映那些更改。文件必須存儲在同一位置。如果出現(xiàn)“存儲為”對話框,請選擇“取消”,拼合圖像,然后存儲。
- 最后獲得這個小圖標

- 使用ctrl+shift+s快速保存文件。
溫馨提示:
步驟2、步驟3、步驟4為重點步驟。
總結(jié):
新方法其實有好有壞。
好處:與老辦法相比,圖片無白邊;步驟簡潔,便于操作;保存的圖片像素清晰,自然。
壞處:與老方法相比,文件大小略大于傳統(tǒng)方式;在一個psd需要切出很多圖片時,操作很不方便,需要重復(fù)多次操作。
所以,本人覺得,方法和小技巧沒有好壞之分,只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,才能在實際運用中提高效率。
作者:方維網(wǎng)絡(luò)前端制作部馮秋寧
如沒特殊注明,文章均為方維網(wǎng)絡(luò)原創(chuàng),轉(zhuǎn)載請注明來自http://pdcharm.com/news/4511.html